5月9日下午,“四史”思政大课——第二讲“新中国史”线上开讲,我院组织全体教师以多种形式观看直播。
思政大课上,天津师范大学王雪超、上海师范大学张志丹、复旦大学肖存良三位老师分别以《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新中国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和伟大成就》为主题,帮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经验,正确地把握历史规律。
课后,全体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畅谈学习心得。
朱萍老师表示,加强制度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在推进国家制度建设、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历史飞跃。同时,在强化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只满足于制度的文本形式和“制度上墙”,还积极探索改革,努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蒋瑞雪老师表示,学习新中国史就是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的家国情怀。“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是因为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个体勇于献身、集体迎难而上,中国共产党员的队伍才得以不断壮大,党的最高纲领才会有真正实现的那一天。新时代,我们要坚定地接好这种信仰和理想的接力棒,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要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强化爱岗敬业意识,矢志追求、努力拼搏,以工作实绩彰显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工作中书写壮丽人生篇章。
陈靖元老师表示,本期主讲的三位老师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详细地论述了近代以来从屈辱史到发展复兴史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在进入新民民主主义时期后有了一个主线,一股领导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党的成立,成长,壮大虽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但一路走来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同时党也积极回应了人民的期待,逐步完善制度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重新确立起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引导中国从积贫积弱百废待兴走向繁荣富强安居乐业,这个过程值得所有人铭记并为之深感自豪。
张晓菁老师表示,中国的发展取得的成绩能够激发人内心的自豪,真正让人树立四个自信。每一次的成绩和进步都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每一代中国人的集体智慧和共同努力。在思政课堂上,我们应该更好地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主动承担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社会责任,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秋玲老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我们走的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只有深入学习和理解党的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才能弄清楚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才能深刻体会今日生活来之不易。做为思政课教师,在课堂当中更是要用好这些党史素材,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厚植报国情、立下强国志,走好属于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周丹老师表示,新中国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和汗水写就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继往开来、不断前进的现实基础。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以收听“四史”大课为契机,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任何时候都要树牢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富强的国家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