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师的课从历史的中国深入认识现实的中国,从近代的中国讲到当今的世界,我没有想到思政课可以讲得如此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既讲历史‘本然’,又讲历史‘所以然’,总能从中明白很多道理”“平易近人,很愿意通过QQ等社交媒体跟我们畅谈,聊历史,聊政治,聊时事,甚至于八卦里折射的思政问题”……在学生的眼里,苏玲清老师不仅能用通俗的生活话语讲理论,更能用严谨的学术用语谈政治,她的课既有“温度”又有“高度”,她真的是一个既能接地气又能冒热气的思政老师。
致力师生共情教学相长思政课程“接地气”
“亲其师,信其道”很好地诠释了师生共情、教学相长的道理。苏玲清老师深信:教师有渊博知识,秉持高尚人格,富于工作热情,与学生打成一片,就会有更多“追随者”。她始终牢记习总书记教诲:“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如何拉近学生与思政老师的距离,破解“沉闷说教”的思政老师刻板印象,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苏老师一直用“四气”严格要求自己:讲授理论有底气、教学话语接地气、案例要冒热气、形式要有生气。她一直致力于研发思政课“好配方”,为用好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让学生拥有更强的共情能力,在《纲要》课内实践中,她让学生以接力诵读红色家书的形式来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历程、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感受信仰的力量和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领悟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从而使思政教育入心入脑,洗涤心灵,实现思政课程对青年学生培根铸魂的主渠道作用,让思政课鲜活起来。
重视综合素质持续提升个人成长“冒热气”
虽然有着14年的教龄,但苏玲清老师始终没有“躺平”的想法,她深知想办法与学生共情,让学生愿意听,让思政课从“曲高和寡”走向“润物无声”,让思政老师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十分考验思政老师的综合素质。她认为教学竞赛是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最有效的方式,她连续两年参加教师教学竞赛,在2020年获得金山学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三等奖后,再接再厉,于2022年再次获得金山学院第六届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并于2021年,以《“摆渡人”范姜锋——闽台融合发展探新路的一个缩影》获得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组织的“三个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项目立项。同时,她结合自己研究方向和时事热点,申报教改项目《金山学院思政课基于“四个选择”认同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探索研究》,参与《福建红色记忆》线上课程录制,发表论文《新冠疫情期间民进党当局“大内宣”伎俩探析——基于政治传播的视角考察》,并将在教研科研中提升的业务能力进一步运用于课堂实践中,让思政课更具实效性。
参与公共服务社会实践知行合一“聚人气”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组组长,苏玲清老师全面统筹、认真落实本门课程的教学科研活动,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改进,积极组织教师以不同方式进行业务培训,并充分发挥“老带新”的帮扶作用,帮助新进教师尽快吸收新理论、掌握新技术,不断促进课程组整体教学能力提升。同时,她组织学生开展“兴红色周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开展对外宣传,相关事迹得到周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今日八闽网站等媒体的宣传报道。此外,她申请加入金山学院教职工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参加文明校园建设,主动报名参与金山学院招生和招聘工作,不断在服务实践中学习成长,努力为金山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